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礼制性建筑。矗立在咸阳老城区中山街中段的咸阳文庙,至今已有650年的历史,不仅造型独特、巍峨壮观,是咸阳遗存的明清标志性建筑,而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纵观咸阳文庙650年的发展历史,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祭祀。在封建社会,祭祀是国之大事。中国传统的祭祀文化,反映了古代人们的道德尊崇、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据史志记载,孔子逝世第二年(前478年) ,鲁哀公把孔子的旧宅改为庙堂,用以奉祀孔子。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 ,刘邦经过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创帝王祭祀孔子的先例。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皇帝诏令国学、郡县学祭祀孔子。隋文帝命太学、州县学每年春秋仲月祭奠,并制乐章。从此地方官员祭祀文庙成为定制。咸阳文庙建成后,到任咸阳县的官员都要首拜文庙,隆重举行春秋二祭,而祭祀的程序、乐舞、器物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明嘉靖年间,咸阳文庙内建成乡贤祠、名宦祠,把历史上许多名宦乡贤请进文庙,以礼侍奉,崇贤褒扬,使文庙由最初的单一祭祀孔子扩大到有功则祠,进一步体现了古代人们崇儒尊贤的思想观念。清雍正年间,朝廷把启圣祠更名为崇圣祠,并要求文庙祔祀忠孝节义。随后咸阳文庙在崇圣祠供奉孔子五代先祖,建忠孝祠、节义祠以奉县内忠孝节义之先贤。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学部主事姚大荣请升孔子为大祀,民国三年(1914年) 置奉祀官,专门负责文庙春秋祭祀事,民国十七年(1928年), 蔡元培建议罢奉祀官,至此,各地停止了延续千余年的文庙祭祀活动。虽然,从此文庙不再举行祭祀大典,失去了祭祀功能,而且祭祀也或多或少留有封建思想和迷信色彩,但是不容否定咸阳文庙曾经作为人们祭祀圣人孔子、礼拜名儒先贤的场所,对于高扬儒家文化、引导社会文明、厚植民众信仰、激发人们心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教育。文庙功能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始于“庙学合一”制度。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皇帝诏令国学、郡县学祭祀孔子,开启庙学合一模式,发展到唐代成为定制。从此文庙作为官办学校的教育功能占据到重要位置。咸阳文庙从建成之初,就行使教育功能,文庙即学宫,庙制即学制,知县到任都把修建文庙、兴办学校作为重要职责。清乾隆年间,知县柴华在文庙兴建渭阳书院后,咸阳县文教大兴。到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咸阳文庙不再兴办官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功能有所衰退,但文庙承载中华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价值的教育功能不能被忽视,应进一步挖掘和延续文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三是展览。1962年,在咸阳文庙设立咸阳博物馆,发展到今天的咸阳博物院,实现了“庙馆合一”,当是咸阳文庙功能发生的又一次重大变化。七个陈列室,展出的上万件珍贵文物,再现了咸阳作为大秦帝都和12朝京畿之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咸阳文庙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教化思想,积淀着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追求和鲜明的品格特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当下,推进咸阳文庙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是要重视保护并利用好文庙资源,讲好文庙故事,把文庙办成明清建筑的展示地、祭祀文化的体验地、国学文化的传播地、秦汉文化的展出地,让古老的文庙建筑活起来,让独具魅力的文庙文化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以充分彰显出“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的历史文脉和文化气质。
文章来源:咸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