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咸阳博物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联合筹办的“仰韶玉韵文物展”在咸阳博物院文庙博物馆隆重揭幕,结合此次展览,又举办了纪念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玄玉时代”专家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仰韶文化玉礼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余家媒体包括电视台、知名网站、报社等都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精美海报:

实时直播:
咸阳电视台:《新闻联播》
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

以下视频来源于
陕视新闻
陕西广播电视台大型融媒体直播:现场直播
精彩报道:
咸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此次展览是“纪念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玄玉时代’高端论坛”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咸阳地区史前文化和尹家村遗址研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文物局
“专家指出,如果良渚文化是见证中华文明5000年的南方实证,那么玄玉时代则是中原地区新发现的玉器文物足以实证古籍中的“玄玉”记载,由打开历史学、考古学互动研究的新空间,这些研究成果将给百年来的仰韶文化研究带来新亮点。”
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文化艺术报、陕西日报、新华网陕西频道
“专家指出,中原地区新发现玉器文物可以实证古籍中的“玄玉”记载,这为历史学、神话学与考古学的互动研究提供了新空间,也为百年来的仰韶文化研究带来新亮点。”
人民日报
中国文物报
文化艺术报
陕西日报
新华网陕西频道
华商报
“根据考古学对尹家村遗址时代 的初步判断,这批玉石斧钺的制作年代可能接近仰韶文化半坡时期,可谓半个多世纪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中原文化五千多年瑰宝,是迄今所知玉礼器登场中原文明的第一线曙光。”
三秦都市报
“此次推出的“玄玉时代”特展,集中呈现了仰韶文化腹地关中平原最早的玉礼器群,以咸阳市尹家村遗址出土玉石器为主角作为对中国史前持续时间最久的仰韶文化的珍贵纪念和追忆”
咸阳日报
“咸阳尹家村出土用‘玄玉’制作的玉斧钺”等一批玉礼器重新被发现、辨识和展览,填补了新石器时代关中地区玉文化探索的一大空白。”
陕西法制网、文汇报
“这批中原文化五六千年之瑰宝,是迄今所知玉礼器登场中原文明的第一线曙光,也是全国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咸阳出土的玄玉等文物。本次特展,有效呈现了中华文化上五千年与下五千年的衔接与转型,有助于打开思考中国历史文化的新契机,寻根间祖,饮水思源,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方兴未艾的文创和旅游产业带来重要启迪和再创造的本土资源。”
陕西法制网

文汇报
人民资讯、社会科学网
“此次展出的18件玉石钺是目前国内发现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体量最大、规格最高的玉礼器群组,其中长达26厘米的蛇纹石玉钺可谓迄今所见仰韶文化时期玉钺之冠。”
人民资讯
社会科学网
腾讯网
“本次展览是咸阳博物院有史以来第一次仰韶文化玉礼器群的完整展出,可以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亲眼一睹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咸阳先民的社会权力象征物——礼器玉钺及生活用器的真容颜。”
西部网
“仰韶玉韵-尹家村遗址出土文物展”揭幕仪式在咸阳博物院举行,对出土的仰韶时期38件石器、玉器以及陶器文物进行展出,也是全国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咸阳出土的玄玉等文物。”
中国甘肃网
“2021年正值仰韶文化发现一百周年,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专家团队通过对尹家村遗址文物的重新辨识和研究,发现墨色、墨绿和绿色蛇纹石玉斧钺多达15件。尹家村遗址玉器的再发现,对仰韶文化和咸阳地区乃至整个关中地区史前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展览回顾:
5月22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人类学中心暨神话学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咸阳博物院、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承办的“纪念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玄玉时代’高端论坛”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社科联、陕西省文联、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文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新闻媒体代表百余人,围绕仰韶文化对我国古代文明的贡献、仰韶文化玉礼器群组研究、百年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等主题展开交流。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张天恩提出,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确有华东、华西两种用玉系统,只是后来透闪石类青白玉也发展到西部,商代以后华东系渐成主流而影响到后代,玉材的获取更钟情于昆仑山系的白玉,玄玉却被淡忘。因此玄玉的发现,打破了仰韶文化没有玉器的旧观念、反映了仰韶文化的价值、展示了夏文化礼制的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叶舒宪进行题为《仰韶文化玉钺群初探——灵宝西坡与咸阳尹家村玉钺群的对比分析》的主题发言。他说2005年河南灵宝西坡13件深色玉钺在灵宝横空出世,打破了仰韶文化没有玉礼器传统的魔咒与成见;2021年正值仰韶文化发现一百周年,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专家团队通过对尹家村遗址文物的重新辨识和研究,发现墨色、墨绿和绿色蛇纹石玉斧钺多达15件,其数量以超过灵宝西坡。尹家村遗址玉器的再发现,对仰韶文化和咸阳地区乃至整个关中地区史前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叶舒宪发表学术演讲


“仰韶玉韵文物展”展出了咸阳博物院收藏的38件玉礼器、石器、陶器等文物和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采集的23件玉料样品和玉制品。展出文物中有15件玉钺,3件石钺等珍稀文物,年代距今约6000至5300年,尤其是一件长达26厘米的蛇纹石玉钺,可谓迄今所见仰韶文化时期玉钺之冠。本次展览是咸阳博物院有史以来第一次仰韶文化玉礼器群组的完整展出,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体量最大、规格最高的一组玉礼器群组。该展览自5月22日向社会展出以来,市民游客慕名纷纷前来参观打卡,驻足观看。
“仰韶玉韵文物展”展期为2021年5月22日-6月10日,欢迎广大市民和各方游客走进咸阳博物院,亲眼一睹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咸阳先民的社会权力象征物——礼器玉钺及生活用器的真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