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大秦赋》的热播,作为秦帝国的著名宫殿咸阳宫越来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两千多年前的秦人是如何建造如此巍峨壮观的宫殿的呢?在咸阳宫里又曾发生过哪些动人心魄的历史故事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不妨到咸阳博物院一看究竟。
咸阳,春秋时期叫做渭阳。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在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后,毅然把都城从临潼的栎阳迁到了山之南水之北的咸阳,筑冀闕,修宫室,由此拉开了营建秦咸阳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至2018年,考古工作者对秦咸阳宫城内的一、二、三号宫殿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当时的一号宫殿遗址保存较好,通过发掘的遗迹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当时的结构和营建方式。咸阳宫的修建首先从地表以下整体夯土筑起,深可达4米,在地表以上用黄土层层夯打垒起一个6米高的夯土台基,遗址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宫室的基底、墙壁系用夯土切削而成,上部垒砌土坯,再挖槽体将立柱嵌进去。地面依托夯土台基,夯台的最高点是处理政务的主体殿堂,周围有回廊环绕。殿堂西侧有平台,借以远眺。南临露台,可俯瞰全城。北隔甬道与上层相连。上下两层是屋宇,屋宇有取暖的壁炉和盥洗用的地漏,墙壁上装饰有用黑、赭、红等矿物质绘制的壁画。地面结实坚硬,先铺红烧土,后抹粗草泥、细糠泥,再用鹅卵石打磨光滑后,最后涂一层朱砂。夯台四周有排水池以方便宫殿排水。并配置有使肉类食物不易腐烂的冷藏窖。咸阳宫与其他宫殿之间又有复道、楼阁相连。
咸阳宫是秦国国君接见使臣、贵宾,与群臣决定国家大事的主要朝宫,秦孝公迁都咸阳开始营建,秦昭襄王时期基本建成,随着秦帝国的倾覆而终止,前后跨越140余年的历史,是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枢和心脏。咸阳宫是既能处理朝政,又能就寝、沐浴,并在通风、采光、排水等方面做了合理设计的多功能台榭建筑,布局宏大,构思精巧,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尽管秦国的国君个个称得上英雄豪杰,但在秦建都咸阳144年的历史长河中,咸阳宫最杰出的主人莫过于秦始皇嬴政了。公元前259年正月,嬴政出生在赵国邯郸,他的出生与父亲子楚做人质有着直接的关系,13年后嬴政登上了咸阳宫九五之尊的宝座。22岁那年,加冕亲政。嬴政依靠尉缭、李斯等人的辅佐,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招天下的英才,在宏伟的咸阳宫运筹帷幄,一统六国的序幕渐渐拉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公元前221年,39岁的嬴政终于实现了自己翦灭六国的雄心,自称“始皇帝”。从此,伴随着咸阳宫每天晚上点燃的灯火,那书写在成捆成堆竹简上的公文,在秦始皇的朱批下“车同轨、书同文、衡同权、法同治”的主张和诏令传向全国。虽然后来秦在渭河以南也修建了许多宫殿,但秦始皇仍然“听事,群臣受决策,悉于咸阳宫”。秦帝国建立后,秦始皇二十七年又对咸阳宫进行了大规模的增修和扩建,宫门四开,仿效天上的“紫宫”,犹如天子星在人间再现,使咸阳宫更具帝王宫殿的景象。
从秦孝公营建咸阳到咸阳宫被项羽焚毁,历史上有名的事件如商鞅变法、司马错伐楚、范雎相秦、荆轲刺秦、焚书坑儒、指鹿为马等一个一个鲜活的历史故事曾在这里上演。
历史的演进,不会体恤生命个体的悲喜和沉浮,雄伟的咸阳宫,伴随着雄心勃勃的始皇帝在河北沙丘的驾崩,完成了它绚烂的华章。伴随着帝国大厦的倾覆,咸阳宫被项羽大火焚烧,“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难怪唐人李商隐也无不感慨地说:“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一个秦王朝湮灭了,承载着秦代风云历史的咸阳宫亦随之坍塌了,但凝结着秦人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的精神却永不磨灭。
咸阳,春秋时期叫做渭阳。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在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后,毅然把都城从临潼的栎阳迁到了山之南水之北的咸阳,筑冀闕,修宫室,由此拉开了营建秦咸阳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至2018年,考古工作者对秦咸阳宫城内的一、二、三号宫殿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当时的一号宫殿遗址保存较好,通过发掘的遗迹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当时的结构和营建方式。咸阳宫的修建首先从地表以下整体夯土筑起,深可达4米,在地表以上用黄土层层夯打垒起一个6米高的夯土台基,遗址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宫室的基底、墙壁系用夯土切削而成,上部垒砌土坯,再挖槽体将立柱嵌进去。地面依托夯土台基,夯台的最高点是处理政务的主体殿堂,周围有回廊环绕。殿堂西侧有平台,借以远眺。南临露台,可俯瞰全城。北隔甬道与上层相连。上下两层是屋宇,屋宇有取暖的壁炉和盥洗用的地漏,墙壁上装饰有用黑、赭、红等矿物质绘制的壁画。地面结实坚硬,先铺红烧土,后抹粗草泥、细糠泥,再用鹅卵石打磨光滑后,最后涂一层朱砂。夯台四周有排水池以方便宫殿排水。并配置有使肉类食物不易腐烂的冷藏窖。咸阳宫与其他宫殿之间又有复道、楼阁相连。
咸阳宫是秦国国君接见使臣、贵宾,与群臣决定国家大事的主要朝宫,秦孝公迁都咸阳开始营建,秦昭襄王时期基本建成,随着秦帝国的倾覆而终止,前后跨越140余年的历史,是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枢和心脏。咸阳宫是既能处理朝政,又能就寝、沐浴,并在通风、采光、排水等方面做了合理设计的多功能台榭建筑,布局宏大,构思精巧,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尽管秦国的国君个个称得上英雄豪杰,但在秦建都咸阳144年的历史长河中,咸阳宫最杰出的主人莫过于秦始皇嬴政了。公元前259年正月,嬴政出生在赵国邯郸,他的出生与父亲子楚做人质有着直接的关系,13年后嬴政登上了咸阳宫九五之尊的宝座。22岁那年,加冕亲政。嬴政依靠尉缭、李斯等人的辅佐,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招天下的英才,在宏伟的咸阳宫运筹帷幄,一统六国的序幕渐渐拉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公元前221年,39岁的嬴政终于实现了自己翦灭六国的雄心,自称“始皇帝”。从此,伴随着咸阳宫每天晚上点燃的灯火,那书写在成捆成堆竹简上的公文,在秦始皇的朱批下“车同轨、书同文、衡同权、法同治”的主张和诏令传向全国。虽然后来秦在渭河以南也修建了许多宫殿,但秦始皇仍然“听事,群臣受决策,悉于咸阳宫”。秦帝国建立后,秦始皇二十七年又对咸阳宫进行了大规模的增修和扩建,宫门四开,仿效天上的“紫宫”,犹如天子星在人间再现,使咸阳宫更具帝王宫殿的景象。
从秦孝公营建咸阳到咸阳宫被项羽焚毁,历史上有名的事件如商鞅变法、司马错伐楚、范雎相秦、荆轲刺秦、焚书坑儒、指鹿为马等一个一个鲜活的历史故事曾在这里上演。
历史的演进,不会体恤生命个体的悲喜和沉浮,雄伟的咸阳宫,伴随着雄心勃勃的始皇帝在河北沙丘的驾崩,完成了它绚烂的华章。伴随着帝国大厦的倾覆,咸阳宫被项羽大火焚烧,“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难怪唐人李商隐也无不感慨地说:“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一个秦王朝湮灭了,承载着秦代风云历史的咸阳宫亦随之坍塌了,但凝结着秦人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的精神却永不磨灭。

秦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模型
秦咸阳一号宫殿复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