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博物院举办“浓情端午 撷香芳园” 端午节文化主题活动
刘倩怡  2019-06-06 10:27:12  审2019011号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中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咸阳博物院值此端午节期间,于2019年6月2日下午在文庙内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浓情端午 撷香芳园”——咸阳文庙己亥端午节文化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包括拜三闾大夫屈原仪式、雅乐古曲表演、节俗非遗项目体验等,充分结合传统端午民俗,将动态活动与静态文化相结合进行多元化展示,吸引了大批游客、学生参与。活动从祭拜爱国先贤屈原仪式正式展开,现场气氛庄重肃穆,参与活动的全体人员身着传统服饰,在祭乐中恭读“敬祭故楚三闾大夫屈君之灵”祭文,用传统祭祀礼仪参拜三闾大夫屈子圣象。游客也在身醉其中,体验了浓浓的楚风古韵。

        在幽静的文庙古建院落中,来自咸师渭水华夏汉文化社团、西安体院韵华国学社、咸阳汉服社、长安汉服社、长安阁汉服工作室的大学生们,为游客带来了经典传统古乐展演,借中国传统舞蹈和宫廷雅乐引领大家追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初夏时节,让游客在品赏古朴典雅音韵的同时,体验传统节俗文化,共同感受中国诸多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在博物馆度过一个独具韵味的端午佳节!
端午传统民俗中,有吃粽子、佩香包、射五毒等习俗。咸阳博物院还以端午节庆文化为主题,推出集非遗艺术品和民俗文物为一体的非遗项目体验,如香囊缝制、茶艺体验、射五毒、投壶、木射等具有端午节俗代表的活动形式。参与者在现场亲自动手制作端午节传统配饰——香囊,再现古人芝兰为佩的传统节俗,体验香文化意蕴,挂于窗边、佩戴在身,或赠送亲朋好友,以祈求健康平安。

        咸阳博物院连续5年举办端午节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在体验中普及民俗知识,让更多传统文化爱好者、学生和广大市民既感受到浓情的节日气氛,又能更真切地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撰稿:刘倩怡



请关注咸阳博物院微博

官方昵称:咸阳博物院



  • 扫一扫下载
  • 扫一扫下载手机客户端V1.0您的专属参观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