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最新动态 > 首页您的位置:
新华网:高科技唤醒3000多年前古遗址
  2014-08-12 08:55:48

         

         新华网 西安2013年11月24日电(记者 杨一苗) 一种名为“周原遗址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正在让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周原遗址显现出更清晰的面貌。

  宝鸡市周原博物馆馆长张亚炜说:“GIS系统的运用,是用高科技唤醒了周原这座沉睡千年的周人都城”。
  GIS系统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对某个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周原遗址是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的大型古遗址,其核心区横跨陕西的岐山、扶风两地,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从西汉末年至今,这里不断出土青铜器等重要文物。
  为了最大限度地揭示周原遗址商周时期的古都风貌。2011年,周原博物馆着手搭建“周原遗址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对以往浩如烟海的考古资料数字化,建立数据库。目前,周原考古70年来零星发掘出的窖藏、墓葬、居址、作坊等考古发现和信息,全部录入到了这个地理信息平台。
  据了解,这个系统还借助遥感航拍、热敏、光敏、GPS定位等科技考古手段,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形成空中、地面、地下三个层面立体地毯式的勘探。
  张亚炜说:“完全可以准确判断出墓葬所处的位置,误差不超过0.6米。以前我们是在一个地方发现了文物后才确认宣布其为遗址、遗迹,现在运用这套系统,还没有开挖,遗址、遗迹的所在地就了然于胸”。(来源:新华网) 


 


 





  • 扫一扫下载
  • 扫一扫下载手机客户端V1.0您的专属参观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