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时更低,露水更多,日带寒意,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即将凝结成霜,寒意愈盛,故名“寒露”。

10月6日,咸阳博物院举办“文物中的24节气——寒露”沉浸式体验活动,将寒露节气与馆藏文物深度联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参与,提高了人们对寒露节气的认识,挖掘了文物所体现的节气元素,做到了让文物活起来,使广大游客和市民更深入体验到了文物的魅力和博物馆的乐趣。
活动分为“乐游咸博·寻找大雁”、“寒露不寒·趣意浓浓”。二部分内容同时开展。
在寻找文物游戏中,游客自由参观咸阳博物院,在展厅内找寻与“雁”、“鸟”相关文物并合影,前十名赠送《漫游咸阳博物院》书籍一本。通过公众熟知的传统节日、节气让大家更加了解相关文物的内涵及作用,从而让文物更加接地气,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常言道“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寒露吃柿子有事事如意的寓意。本次活动特意为来馆参观的小朋友准备的“寒露不寒·趣意浓浓”活动,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一张张白纸上制作出自己心中的柿子树!活动结束后,大家还一同分享了美味的花糕。 本次活动不仅让市民群众主动走进博物馆欣赏文物,更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寒露的认识,感受节气的变化。努力探索了静态文物与动态文化的融合,带领大家一起“遥望千里霜铺,共赏万物秋色”。
文稿:赵倩文
李 燕
制作:张金丹
审核:谢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