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博物院“让文物说话”微课堂之“文物说唐”开讲啦!
为了更好的发挥咸阳博物院的宣传和社会教育职能,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增强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咸阳博物院从2022年8月25日即推出“文物说唐”部分,敬请关注。
唐朝(618年—907年),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大唐政治开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在当时世界上是无比繁荣昌盛形象。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重要时代之一,唐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生产蒸蒸日上,手工艺品日益精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生活繁华似锦。在政治上,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其成就超迈西汉“文景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鼎盛局面达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坛上也出现了“盛唐气象”。同时,大唐经济文化璀璨夺目,丝绸之路重新繁盛,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对日本、西亚乃至欧洲的社会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就当时的世界范围来看,唐帝国也是最重要、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形成了“九天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恢弘气象。唐朝后期出现的很多萌芽状态的新事物,对此后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出现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称“强汉盛唐”。
这些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历史印记虽已逝去千年,但深深的刻在每一件文物上,它们也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沧桑往事…...
“文物说唐”(第一集)
开元通宝——唐王朝的开国之铸
咸阳博物院收藏有较大数量的唐代开元通宝铜钱,绝大多数是从秦汉至五代时期的一个钱币窖藏遗址中出土的。开元通宝是中国钱币抽象化、符号化的开始。它流通范围广,使用时间长,对后世影响巨大,是历史当之无愧的见证者。
文稿:谢军美 李 云
制作:张金丹
审核:谢军美